定時器的這個知識點,需要結合中斷指令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
吳翠萍
發(fā)布于2020-07-15 17:07
17
2
標簽:PLC基礎,PLC編程,定時器
【點擊領取】三菱案例 | 西門子案例 | 電工手冊 | 工具箱 軟件
【點擊獲取】三菱PLC例程117個|西門子PLC例程777個
【點擊下載】2020新電工仿真軟件
前幾天,有個工程師,問了我一個問題,他說在做一個工程,需要控制一個電機,運轉1.25s的時間后,停止轉動,發(fā)現總是存在誤差,不能及時動作,就算用了1ms的定時器也是一樣,存在延時,由于這個設備對時間的精度要求比較高,他沒辦法達到控制要求,以下是他寫的程序:
這里技成培訓網建議大家要了解一個概念,普通的定時器,線圈的導通受到掃描周期的影響。
PLC的工作分為3個步驟,輸入檢測、程序掃描、輸出刷新,這個過程需要消耗時間,也就是說,定時器線圈觸發(fā)的條件,受到掃描周期的影響,要等程序掃描完加入下一個周期,才開始觸發(fā)線圈,觸發(fā)定時器線圈的時間到了,也要完成程序掃描然后才能輸出。
這個就會照成一些誤差,觸發(fā)線圈的時間大有2個掃描周期的延時,線圈導通后,定時器的常開觸點觸發(fā)對應的指令大也有2個掃描周期的延遲,這樣一個定時器從觸發(fā),到觸點動作,大會有4個掃描周期的時間延遲。假如這個程序的掃描周期是10ms,那么延遲大將達到40ms。
1ms和10ms級別的定時器不受掃描周期的影響,就是說你線圈的導通信號一導通那么定時器就會馬上計時,這個不會受到掃描周期的影響,但是,定時器的常開觸點觸發(fā)控制指令時,這一步會受到掃描周期的影響,導致我們輸出滯后了。
所以上圖的這個程序定時時間到了,rst Y0不是馬上執(zhí)行的,而是要等到程序掃描完后,再執(zhí)行Y0的復位,導致Y0輸出的時間過長。
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到定時中斷,我把程序優(yōu)化了一下,如下圖
采用I601中斷指針,I601這段中斷程序每隔1ms就會執(zhí)行一遍,這樣的話延遲輸出的時間就不會超過中斷的時間間隔1ms的2倍,就是多有2ms的延遲。精度大大的提高了。
部分不能看懂這篇文章的同學,可以先去學習plc掃描周期和中斷的相關知識點。(技成培訓原創(chuàng),作者:陳育鑫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必究?。?/span>

技成培訓
微信公眾號:jcpeixun
|

技成電工課堂
微信公眾號:jcdgkt
|

技成PLC課堂
微信公眾號:jc-plc
|